【许锋专栏】论颜值
许锋
北京华恺国际展览有限公司总经理
中国会展经济研究会副秘书长
很快就要奔六了,一直很忐忑,茶饭不香。一天路过朝阳门东边的天桥,见到那个如钟兵一般风里雨里都一直坚守着的算命先生,鼓足勇气,伸出手,请“大师”给指点一下。“大师”悠悠吐出一句话:大哥,现在不是看手的时代,这是看脸的时代。泪奔,but没卒。
我在2016年写过一篇短文“不美颜 毋宁死”(有兴趣的可翻看MICE China2016年9/10月刊)。颜值的重要性不言而喻,但不可简单归纳为员工标致、着装挺括、名片精美、PPT炫酷、网站时尚、公号漂亮。
痴迷“出品”
小时候玩游戏,摔香烟壳子比大小,“中华”比“牡丹”大,“牡丹”比“前门”大。印象特深刻的是这三个香烟牌子都印着“上海卷烟厂出品”,从那时起就对“出品”两字充满了憧憬和痴迷,觉得“出品”代表着某种别人没有的东东。
10多年前进入国家会议中心,大美人唐雪副总有次一边批评餐饮部同事,一边示范,说任何一道菜,哪怕是醋溜土豆丝,都必须有出品(presentation),比如土豆丝切得如何,青椒红椒丝如何搭配,盘子端上来如何摆放,是否有公筷公勺,是不是有折叠好的餐巾纸,是不是会简单介绍一下这个菜的配料等等。我当时很震撼,不是八头鲍鱼、澳洲龙虾才配得上叫出品。我到今天都念念不忘。
出品的讲究
在乎“出品”的,是自信、质量,是对客户、合作伙伴、供应商应有的尊重,是对自己的要求。出品就是公司的颜值,代表了公司的企业文化、做事态度,出品当然首先体现在公司对外的形象上面:网站、公众号、办公室(特别是会议室)、发出去的邮件、公司宣传册、投标书、对外宣讲的PPT、交付物(会展服务、KV、餐饮、印刷、翻译等),也更多地体现在诸多琐碎的细节上,如员工的容妆、是10个附件分着发还是压缩一下再发出去、文件名是简单地冠名“数据库”呢,还是稍用心地命名为“咖啡大会——西南地区参展商数据库20190326”?对方保存后,下次搜索文件是不是很快就能找出想要的文件?
你也许会说,锋哥你这变态呀。我这儿有一个更变态的,不是段子。原来国家会议中心市场部的同事一定对此记忆深刻:发出去的新闻通稿,还必须加一句:若要高质量图片,请联系XXX。原因是为了让文档小一点,利于对方接收和阅读,文档中照片都已处理成几百K。让前同事们更崩溃的是:每张照片的文件名除了名称时间外,还得标注多少兆,仅仅是为了对方使用方便。对方对你有好感,对你的公司就有好感了,就倾向于购买你公司的产品和服务。
既难又简单的出品
锋哥,你这些都是表面文章呀。对,表面文章做好了,的确是颜值,让你的公司看起来跟同行不一样;有了时刻做好表面文章的念想和实际行动,就一定能把交付做得更好。我们往往把预算投在公司的颜值上,置工装拍集体照,开年会请专业摄影师,甚至做个短视频——为了微信传播。但,个人的颜值和出品累加起来才是公司的真颜值、好出品。
出品很难,又很简单。在健身房里,撸铁最难的不是举起40公斤的哑铃,而是练完后将哑铃放回原处;在会议室和餐厅里,最难的是开完会、用完餐后把椅子推回去;在办公室里,最难的是看完这本MICE China杂志后,把我这篇文章推荐给别人,笑意盈盈。
* 以上言论为作者本人观点,不代表本刊立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