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周宏辉专栏】欢欢喜喜过个年
周宏辉
康辉集团国际会议展览有限公司副总经理
“北风那个吹,雪花那个飘,雪花那个飘飘,年来到。”当年一曲《白毛女》唱得让观众哽咽,为杨白劳和喜儿的遭遇悲愤。他们欠了地主老财的债,在年根底下被逼得家破人亡。如今时过境迁,乾坤倒转,欠钱的人在欢天喜地过大年,而债主们却能生生被欠钱的人逼死。据《电脑报》报道,某企业从曾经的资本圈宠儿沦为欠钱不还的违约者,拖欠多家供应商货款超过10亿元,逼得部分供应商不得不采取诉讼手段追讨欠款。而他们给出的“以货抵债”的解决方案更是“有创意”,是将自己2016年生产的手机,按原价折算给供应商抵账。那些手机,从生产开始就一直是根本卖不出去的压库存滞销货。而与供应商的合同中,付款方式本应是以钱款直接支付,到头来却成了自家滞销货的强买强卖商品搭售行为艺术。
赊销和账期,成了客户欺压供应商的法宝
商业活动中,甲乙双方采用赊销的方式,对于账期有个约定,本来是正常的买卖行为之一。但在市场中,买方一旦占据了强势地位之后,这个行为就经常不那么正常了。合同上签署的账期成了一句废话,客户可能以任意理由肆意拖延不支付应付款项,甚至赖账。什么领导不在无法签字审批;财务审计对账,暂时不能支付;税务稽查暂缓付款;甚至索性就直说“没钱”付不了,等有钱了再说。而供应商为了拿回自己的应收款项,以及还需要持续合作的原因,只能低三下四地求爷爷告奶奶期盼客户开恩,能在不久的将来给自己结账。对于客户的拖延和无赖,也是敢怒而不敢言,更不敢轻易动用法律武器。
层出不穷的各种奇葩支付形式,不断刷新我们的认知底限
客户对于应付账款的拖延不付,让供应商如坐针毡。毕竟,大家要靠着资金的正常流动,才能保证公司业务的良性运行。而对于客户来说的应付款,其实在业务发生过程中,作为供应商来说,是实实在在地代替客户已经支付出去的付款了。欠款收不回来,就难以为继后面的新业务,导致公司无法运营,甚至倒闭。抓住了供应商急于收款的心理和弱势地位的软肋,客户会提出各种其他的奇葩“支付”方式,来替代本应按合同支付的欠款。比如,给你一张难辨真伪的远期商业承兑汇票,即使是真票,想要钱到账也要等到遥远的汇票到期之日才行。再或者,就是像新闻中提到的这种以自己滞销商品抵债。傻子都能明白,这商品要是能卖出去,还能轮得着用来抵债?问题是这些“破烂货”你要不要?不要是吧?那你就继续遥遥无期地等着付款吧!
做买卖讲究个诚信,公平交易是诚信的根本。乙方已经按合同履行了自己服务的义务,甲方就该按合同完成付款的义务。不能因为甲方处于强势地位,就以霸凌的方式欺压乙方,这是没有商业信誉和道德的耍流氓行为。看来供应商做为乙方,还是要事先认真评估一下客户的商誉。否则遇人不淑,前脚拿到生意还没来得及惊喜,后脚转眼就变成欠款收不回的惊吓啦!年关将至,会不会出现这样的情景:黄世仁抱着自己的女儿抽泣着说:“要过年了,爹连红头绳都给你买不起。杨白劳欠债不还,拿来几根茅草充当金条抵债,爹只能给你一根茅草当压岁钱啦!”但愿这只是个笑话,大家都能顺利完成收款,拿到本该属于自己的辛苦所得,欢欢喜喜过个年。
* 以上言论为作者本人观点,不代表本刊立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