坚持与专业——会议市场行销成功之道

访上海市旅游局副局长 程梅红女士


程梅红
上海市旅游局副局长

程梅红女士现任上海市旅游局副局长,毕业于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。1986年涉足旅游业,历任北京国旅市场销售部销售经理、上海市旅游局国际旅游促进处副处长、上海市旅游局国际旅游促进处处长。程梅红女士同时为ICCA中国委员会副主席,负责指导委员会工作、战略决策、政策参与。

本期MICE China特别邀请上海市旅游局副局长程梅红女士,与读者分享上海会议市场的发展方向和营销策略,以及ICCA登陆中国所带来的深远影响。


国际化是上海会议市场的发展方向

正值“十二五”开局之年,上海定位为建设世界著名旅游城市,除了硬性指标之外,最基本的一点就是不断提高城市的国际化程度。吸引更多的海内外游客来到上海,不管是休闲度假还是商务会议;大宗客源方面除了一般游客之外,商务活动和国际会议的游客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,所占比重会随着城市本身国际化程度的提高而不断增加,这是世界著名旅游目的地的一个体现。

作为一个经济大都市,上海在金融、贸易等领域都走在全国前列,在技术开发和学术研究领域也一直都有比较突出的贡献,这些都为上海争取更多国际组织会议和公司会议提供了机会。上海拥有众多国内外航线,完备的会议设施,高水准的会议服务商,这些都是发展会议旅游市场的必要条件。各方面的匹配使得上海能够比较准确地定位,这样就可以把国际会议市场做大做强。

此外,上海旅游局非常重视人才的培养,在团队建设方面也花了非常大的力气。无论是建设目的地,还是做大会奖市场,在人才的培养方面也推出了很多政策和计划,比如培养会议商务的会展师,评选行业内认可的职称等等。经过多年的努力,上海会议市场对城市经济的拉动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。

ICCA年会与CIMCF

ICCA 2013年年会选择在中国上海举办是一件意义非常重大的事情,它给中国定位在发展会议旅游的城市提供了一个信号,国际会议协会组织将眼光投向了中国市场。ICCA起源于欧洲,是有着50余年历史的国际会议协会组织,第一次把它的年会带到中国,说明对中国这个潜力巨大的市场的高度关注。ICCA的会员来自世界各地,此次年会大约有700~800人来到上海,他们都是长期致力于会议市场开发和营销的业内人士,他们对于会奖市场的认知是非常专业的,拥有丰富的经验。能够请他们来到中国,来到上海,大家进行有益的探讨,这对未来中国会议市场健康有序的发展有很大的促进作用。同时,众多重要买家云集上海,也是中国会议市场营销的机会,让他们充分了解到中国确实是一个理想的会议目的地,从而将他们的会议资源带到中国。

CIMCF(中国会议旅游产业发展国际论坛)每年都会在上海举办,国内一线的从业人员汇聚于此。上海义不容辞地承担起构建平台的责任,分享国际、国内会议与旅游产业的现状与发展趋势,为愿意发展会奖业的城市提供信息互换和经验交流的机会,还有会奖业务的培训,包括国际规则的学习等方面。

双边多边共赢的营销之道

有限的预算能够激发创新精神,上海旅游局在跨界营销、整合资源方面就做了很多创新,比如今年2月4日上映的电影《101次求婚》,由林志玲和黄渤担当主演,上海旅游局作为出品方之一,提供跨界营销资源。在电影中,观众将会欣赏到上海最具特色的景点和设施。旅游市场的营销除了资金之外,一把关键的钥匙就是整合资源,要善于挖掘、嫁接、整合资源,了解别人的需求,在自己的需求之间找到共同点,结果一定是双边多边的共赢。

营销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“营”,所谓营销,不“营”就无法“销”。“营”需要很多时间和耐心去铺垫、挖掘、整合、包装,让别人了解你、认知你,结果就达成了“销”。除此之外,国际视野的专业团队也很重要,培养这样的团队需要积极参与到国际会奖活动中去,和国际上的从业人员进行接触、交流。上海在会奖市场上做的还远远不够,但我们不会急功近利,而是踏实地去做每一件事。坚持政策,建设国际化、专业化的团队,起步的早晚并不重要,重要的是一步一步走下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