酒店集团全力出击会议活动市场
2018年在经济增长放缓、中美贸易争端等不确定的大环境下,中国酒店业仍在会议业务上取得了可喜的成绩,2019年依然看好MICE市场。随着会议客户对MICE设施和服务的要求及期待增高,酒店面临着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和严峻的新挑战。雅高、洲际、万豪、香格里拉几大国际酒店集团积极出招,抢占先机,通过战略布局、创新营销和加强互动等方面多管齐下,为客户定制更多增值服务,打造独特的个性化体验,从而巩固其在会议市场的领先地位。
2018年在经济增长放缓、中美贸易争端等不确定的大环境下,中国酒店业仍在会议业务上取得了可喜的成绩,2019年依然看好MICE市场。随着会议客户对MICE设施和服务的要求及期待增高,酒店面临着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和严峻的新挑战。雅高、洲际、万豪、香格里拉几大国际酒店集团积极出招,抢占先机,通过战略布局、创新营销和加强互动等方面多管齐下,为客户定制更多增值服务,打造独特的个性化体验,从而巩固其在会议市场的领先地位。
2018年中国出境会议市场又见证了快速发展的一年,组织海外会奖旅游的公司及参加者数量都有所增长,引起了更多国际会奖业者的关注。
2018年是经济下行的一年,对于许多身处MICE行业的企业来说更是充满挑战的一年。在2019年1月这样一个承前启后的时间点,每个MICE行业内的人士都在对未来一年的工作进行计划,本期MICE China将邀请MICE行业内多位领军人士,就2019年的MICE市场的观察与期待,做出了他们的趋势预测。
回首2016年,对于许多身处MICE行业的企业来说是充满挑战的一年:传统MICE公司转型、资本介入、合规深入以及新技术在MICE行业中的应用等等。在2017年年初这样一个承前启后的时间点,每个MICE行业内的人士都在对未来一年的工作进行计划,本期MICE China特邀请MICE行业内多位协会会议的领军人士,就2017年的MICE市场有怎么样的观察与期待做趋势预测,以便广大业内人士准确把握当前新形势对MICE工作提出的新要求,扩大MICE行业人士的视野,交流MICE工作的心得体会,共同促进和推动中国MICE行业的发展。
回首2016年,对于许多身处MICE行业的企业来说是充满挑战的一年:传统MICE公司转型、资本介入、合规深入以及新技术在MICE行业中的应用等等。
实际上,超级会奖团队不仅为目的地带来了丰厚的经济收益,对于企业本身来说也是非常有益的:MICE活动的团队建设等环节不仅能够提高员工士气、增加销售动力,还能使员工更加了解企业的文化与愿景,更加清楚公司的使命,团结一致地向着既定目标前进。
自上世纪80年代中期至今,中国的会议产业经历了迅猛的发展。当前,我国的会议产业正向大型化、专业化、国际化的方向迈进,在会议市场日益国际化的趋势下,大型以及超大型会议将成为会奖业发展的重要形式。本期我们邀请了大型会议场地提供商以及大型会议的组织者,来共同探讨PCO及企业在组织大型会议(5,000人规模以上)如何选目的地及场地,以及场地服务商可以为大型会议提供哪些增值服务。
回首2014年,MICE行业风生水起,有竞合的主旋律,也不乏无声之处的一记惊雷。随着2015年第一季度的过半,如今是时候来预测一下2015年MICE行业的趋势会是如何了。为此,MICE China特邀请了业内的多位领军人士,就2015年MICE行业的发展进行了大胆的分析预测,以便准确把握当前新形势对MICE工作提出的新要求,扩大MICE行业人员的视野,交流MICE工作的心得体会,共同促进和促动中国MICE行业的发展。
众所周知,标准化可以在一定的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,对实际的或潜在的问题制定共同的和重复使用的规则,其重要性是改进产品、过程和服务的使用性。那么,该如何利用标准化,完成会议服务,并取得最大收益呢?
三方比价算是目前MICE行业内比较主流的运作方式,因其不仅能够使甲方及时了解市场信息,更能让甲方了解供应商的态度及反馈,使甲方对价格的控制更具主动权。而三方比价对于服务商而言,并不只是一个简单的“比价”,服务商更加期待通过甲方三方比价这个公开透明的平台,来与其他供应商比服务、比创意、比品质,而不只是单纯的价格竞争。
中国虽然已经发展成为世界的经济贸易大国,但是现代服务业还处在一个刚刚起步的阶段,更别说大部分人无法望字识义的MICE行业。很多终端客户无法明白,虽然会议服务公司做的仅仅是一些具体的工作,但是他们却是联系会议各方最重要的枢纽,也是会议顺利举办最坚实的保障。会议行业的从业者,他们提供的不仅是服务,也是Know-How。
2014年的MICE市场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,机遇与风险并存,挑战与困难同在。一方面我国国民经济GDP仍将以7.5%以上的速度增长,企业的转型升级必然会带来大量的业务培训会、新产品说明会等各种营销活动,MICE的蛋糕并没有缩水;另一方面随着国八条及GSK等一系列事件所带来的冲击,企业在选择MICE活动时会更加谨慎并与时俱进,低调、节俭、务实成为主色调。这也体现在不用或少用外资品牌5星级酒店、会议的会场布置简单素颜、不挂欢迎条幅、会议周期也从原来的4天缩减到2~3天,会风会更加简朴、减少会务公司人员、缩水礼品标准……
那么,面对着如此两个“关键”,甲方和乙方,企业、PCO、酒店以及DMC,他们各自拥有不同的立足点与视角,他们认为供应商采购到底应该怎么做呢?接下来我们不妨听听各方不同的观点。
那么,在限制政府会议的“八规六禁”及对医药会议产生深刻影响的“GSK事件”之后,会议行业内的各相关企业是否应该调整营销策略?大家又是如何调整营销策略的呢?
单体酒店的间夜量是有极限的,而市场又在新酒店不断开张的形势下逐渐稀释。一方面资源无法增加,而另一方面成本又不断上涨,更糟糕的是规模效应不起作用了。对于销售来说,开发新客户好像是断了弦的发条,拧得再紧也使不上劲儿。
政府制定政策,其目的应该是促进效率和平等。会奖业的现金奖励补贴有可能在短时间内把大型的会奖项目拉过来,对大型、国际会奖项目落户本地有直接的激励效果,更可带来直接产出和连带拉动购物、餐饮消费等等。
当前,我国会奖市场需求日渐旺盛,会议产业发展规模日益增加,会议旅游有可估量的发展前景,并且有从传统的“会展”概念中逐渐分化、形成独立产业的发展趋势。因此,除了北京、上海、杭州等一直在努力推广会议市场的目的地城市以外,越来越多的目的地政府也加入到了会议市场的推广行列当中了。那么,面对会议市场,目的地政府应该如何推广才行之有效呢?我们的会议活动策划者们对于政府的推广行为,又有何独到的见解呢?
北京和上海对部分国家开放72小时过境免签,不但是拉动旅游产业发展,深层意义是树立中国外交开放的形象。这项政策开放可以让更多的外国人了解中国。按照国际惯例,外交政策互等,所以,这些国家如果有过境免签政策,也会优先考虑与中国互利,对中国公民出境旅游提供便利。
长期以来,中国高端会议市场受政府影响较大是一个不争的事实。由此,中共“八规六禁”以来各会议中心和高端会议型酒店受到较大的影响也很自然。虽然“八规六禁”对政府人员参会的会议消费形式和数量有方向性的限制,短期比较依赖政府主导的会议数量会减少,规格会降低,但我们都知道,会议的数量和规格、形式和要求最终取决于社会经济发展的程度和高度。
长期以来,“价格”是酒店营销过程中最为敏感和重要的问题之一。在成熟的市场经济中,价格的高低最终是由市场博弈决定的。面对酒店行业内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,酒店价格将何去何从?从不同的立场和角度来看,也许会有不同的结果。